
在21世纪,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增长的最大贡献者。 的确,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经济已经成为第二世界经济。
自1970年代末以来,对外开放和一系列改革触发了稳步增长的道路,这使中国的GDP仅次于美国,仅次于日本和德国。 此外,中国还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考虑到这一背景,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中欧之间的经济双边关系对于双方的未来至关重要,而双方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经济,而且越来越多的地缘政治和文化利益也推动着它们的发展。关系。 那么为什么中欧关系一直存在争议?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他们过去几年的艰难关系,我们首先要了解他们对自己和彼此的看法。
媒体描绘的欧盟和中国形象
实际上,中欧关系的复杂历史也是它们相互看法分歧以及由此造成的两者之间紧张关系的结果。 大众媒体在构建围绕欧盟和中国的陈规定型观念中起着根本作用。
根据珍妮·博登(Jeanne Boden)的研究,由于对欧盟和中国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因此,这两个参与者在媒体中的代表方式将对欧洲和中国人的相互了解产生重大影响。
有偏见和肤浅的信息的传播已经帮助发展了两国的错误认识。 正如博登所说明的那样,媒体对中国和欧洲的陈述是从以欧洲为中心和以中国为中心的视角看待世界的结果。
欧洲中心主义植根于欧洲殖民地的过去,并理解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包括现代化进程最终将像西方一样转变中国的观念。 相反,中国中心主义将中国置于全球中心,并从自己的角度看待西方。
这两种做法造成歧义和缺乏相互了解,随后在中国和欧洲的大众传媒形象中出现。 因此,我决定分析一下英文和英文的欧洲和中国报纸如何促进欧盟内部和中国欧盟内部特定中国形象的发展。
我收集了30篇文章; 15份来自欧洲三大主流报纸(Politico.eu,EUobserver,New Europe)和15份来自三本有影响力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中国日报》,《环球时报》)。 对于我的样本,我决定只选择用英语撰写的报纸,实际上,由于我的语言障碍,这被认为是进行分析的最有效方法。 我通过每家报纸的在线档案库收集了文章,仅针对2018年1月至2018年5月产生的研究问题选择了相关文章。
在《欧洲报纸》中,“中国”一词主要与其在全球市场中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有关,通常也与否定看法和威胁欧盟规范能力的可能性有关。 担心中国在过去几年中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国际影响力,并相信这可能会挑战诸如民主和人权之类的欧盟价值观。
在中国报纸上,“中国”一词还主要与中国经济发展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新领导力形象相关。 尽管如此,通过对欧洲报纸的报道,人们对国家的经济增长有了更积极的认识,它也被认为对中国和全球经济体系都有利。
中国的经济大发展出现在中国的大版图中,与欧盟最近面临的危机及其无法找到有效解决这一严峻形势的办法相对立。 然而,中国报纸所描绘的欧洲形象并非完全是负面的。 欧盟也被象征为该国宝贵的政治和经济伙伴。
这种形象始终是通过中国中心新闻的观点在中国新闻媒体中构建的,从而使中国处于国际舞台的中心。 这与欧洲新闻媒体中的欧洲形象形成对比,后者主要是从以欧洲为中心的角度发展而来的。 这意味着从样本的欧洲和中国报纸中摘录的所有文章的主要参与者始终是报纸的国家,被称为全球领导者。
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在所有不同的报纸上都经常出现“合作”一词。 实际上,尽管欧洲和中国被双方都描述为竞争者,但在更多场合强调了它们在政治和经济伙伴关系中的重要性。
尽管两个演员似乎在理解相互之间的困难方面都存在困难,但这种误解导致了一些批评者彼此争执。 还提出了克服现有分歧可以带来稳定和有益合作的想法。 维持牢固伙伴关系的可能性还取决于欧洲避免政治和经济影响的能力。 事实上,在大多数中国报纸上,欧洲面临的当前形势受到了严厉批评,并以意大利最近不稳定的政治环境为例,以表明欧洲在保持内部凝聚力方面的困难。
图片来源:欧洲外部行动服务/ Flickr